在张量运算中, 关于指标的运算尤其重要. 本文将用群论的观点来谈谈指标的对称性.
一个典型的例子
定理(参考[1]). 在局部正交标架场下, 黎曼联络1形式 ωij 是由 ωi 唯一确定的.
证明. 假设另有联络1形式 ˜ωij, 则根据(正交标架下)结构方程
dωi=∑kωk∧ωki,
得到
0=∑kωk∧(ωki−˜ωki).
注意到, {ωk} 构成流形的一个局部基, 于是可设
ωki−˜ωki=Cjkiωj.
将其代入到(1)中, 有
0=∑k,jCjkiωk∧ωj=∑k<j(Cjki−Ckji)ωk∧ωj.
由于此时 {ωk∧ωj}k<j 构成局部基, 故得到
Cjki=Ckji.
另一方面, 由于 ωki 以及 ˜ωki 都是反对称的. 于是
Cjki=−Cjik.
我们断言 Cjki=0, 对任意的 i,j,k 都成立.
为此, 我们做如下观察. 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, 即用群论的观点来看指标的对称性.
首先, 让我们来探索下如何证明: 对任意的 i,j,k 都有 Cjki=0.
为此, 基本的想法就是利用(2)以及(3)式不断交换指标:
Cjki=Ckji=−Ckij=−Cikj=Cijk=Cjik=−Cjki.
由此可见, 结论成立.
一个自然的问题是, 上述试探是不是可以化简, 也就是说是否可以少轮换几次呢? 为此, 让我们以 Cjki=0 为模板(因为要证明的是 Cjki=0), 将其 i,j,k 所在位置分别编号为1,2,3. 那么我们得到如下事实:
- 由(2)得到, 交换2,3位置的指标不改变符号;
- 由(3)得到, 交换1,3位置的指标改变符号.
这样, (4) 分别相当于把如下的对换依次作用到恒等变换(1):
(23),(13),(23),(13),(23),(13).
举个例子, 第一个等号成立, 是用了交换2,3位置的指标不改变符号: 利用编号的语言, 相当于把 {1,2,3} 这个有序组通过对换 (23) 变为 {1,3,2} 这个有序组. 其他类似可得.
于是, 现在问题变成, 为什么(5)这个序列改变符号. 事实是很明显的: 因为有3次 (23) 不改变符号, 而有3次 (13) 改变符号, 故最终是要改变符号的. 但是同时又可看出这个序列依次作用的效果必定等于恒等变换(1), 事实上 (23)(13) 是个3-轮换, 于是整体就是3个 3-轮换 的乘积当然是个恒等变换.
由此, 已经不难证明这就是最短的轮换路径了. 也即你至少要经过6次交换指标才能够证明结论成立.
结语
本文的目的是希望读者在以后遇到指标轮换时, 可以借助于群论这个基本工具进行抽象分析, 我相信这比试探法的目的性更强, 因而效率也提高了. 当然这也可以作为理解为什么数学需要不断的抽象: 只有不断抽象, 我们才把问题看得更加清楚!
参考文献
[1] 白正国, 沈一兵 等. 黎曼几何初步. 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04. p122.
发表回复